民族文化产业成为投资热门
2016-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民族文化产业成为投资热门
具有26个世居民族的云南省,1999年明确将特点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重要支柱后,至今已构成香格里拉、丽江古城等一批品牌,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旅游业2002年收入超过250亿元,对GDP的贡献超过12%。专家指出,培养和发展各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化产业将取得丰富回报,民族文化产业将引发新的投资热门。 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种类占国内民族的80%以上,同时集中了我国最大量的贫困人口,由于产业基础、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和西部环境保护和全国生态效益的需要,广大农村的发展不可能再走沿海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文化产业应当成为西部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由于地区经济不发达,县市、乡镇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基层文化单位由于缺少运行经费不得已闲置或荒废,由“事业型投入”向“产业型投白癜风怎么治最好入”的转变燃眉之急,目前国有资产正在适度退出,这将是一个投资西部文化产业的绝佳时机。 如今一些西部省区市已通过开发文化资源取得可观的经济利益。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为原型的“香格里拉”,过去财政收入80%来自森林工业。1998年禁伐后,迪庆自治州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藏族、纳西族、白族、傈僳族民俗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2002年超过150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进入迪庆,旅游总收入近10亿元,超过了原来森林工业总产值。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文化珍宝,纳西族主要聚居地丽江市古城区在抢救保护东巴文化的同时进行产业化开发,以“东巴”命名的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仅中医白癜风“东巴宫”1处年收入就达150万元,全区东巴文化产业年收入不下1000万元。目前纳西古乐、东巴文化、民营文化、文化遗址保护等4大部分组成的文化产业格局已基本构成,每一年为地方创造1亿多元的产值。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专家郑海指出,通过对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适度技术化、组织化,直至加以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产品的自主开发,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尤其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面向未来发展的紧急任务,文化产业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西部的投资热门。
(摘自: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