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室NO77子宫内膜异位症
2021-7-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分享人:范佳颖
单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病例简介患者黄某,女,8岁,00-07-16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
主诉:未避孕未孕年。
现病史:年1月一直备孕未孕,未行治疗。1岁月经初潮,LMP:00-8-5,7/30天,量中,痛经(+-),NRS:3分,无性交痛,无CPP。G1P1A0(年顺产)。无COC服药史及GnRH-a史。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系统性疾病史。无吸烟饮酒史。
孕产史:G1P1A0,顺产1次。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身高:cm,体重:70kg,BMI:7.34kg/m。余无阳性体征。
专科查体:外阴无异常,阴道畅,分泌物正常,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触血(-),宫体前位,常大,活动好,压痛(-),附件未及异常,后穹隆无触痛。
辅助检查:
血清胰岛素测定(INS):11.80Uu/mL。
AMH:8.0ng/ml。
CA-15:3.10U/mL。
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甲功等未见明显异常。
宫颈分泌物CT(-)NG(-)MG(-)UU(-)。
00-07-16盆腔超声:子宫大小正常,宫肌回声欠均匀,宫内膜厚6mm,其内见一个高回声团,大小为9×5×9mm,边界欠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左侧附件见一囊性包块,大小:3×33×33mm,边界清,内为无回声区。
初步诊断:1.继发性不孕.附件囊肿3.子宫内膜息肉
诊断依据:①规律性生活未避孕未孕年。②超声提示附件囊肿及子宫内膜息肉。③CA-15:3.10U/mL。
诊疗过程诊疗思路:患者不孕诊断明确。男方精液检查正常,女方月经规律,无盆腔炎性疾病病史,无流产史,宫颈分泌物正常。超声提示内膜异位囊肿,考虑不孕症病因可能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同时提示有内膜息肉可能,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全面评估盆腔及宫腔状态,以明确不孕症因素并给予去除病因治疗,并根据术中情况制定后续妊娠计划及方案。
治疗方案:生殖外科手术。
手术方式: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及双侧输卵管通液。
手术日期:00-08-17
术中所见:
腹腔镜下见左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大小约3*3*3cm。子宫直肠陷窝见一紫蓝色结节,范围约5×3cm,为内膜异位病灶。
宫腔镜下见宫腔形态正常,宫腔内呈草莓征样改变,子宫后壁可见内膜不规则增厚,双侧输卵管开口可见。
输卵管通液:双侧输卵管通畅,双侧输卵管伞端可见粘连桥。
手术名称:腹腔镜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及电凝术+双侧输卵管伞端粘连松解术+左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剔除术+宫腔镜检查+内膜活检术+双侧输卵管通液术。
术后病理:1.(子宫直肠窝异位病灶)符合子宫内膜异位。.(左侧输卵管系膜)副中肾管囊肿。3.(宫腔)子宫内膜增生反应,未见子宫内膜息肉的组织学改变。
术后诊断:1.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Ⅰ期);.左侧输卵管系膜囊肿
术后妊娠计划:自然妊娠
术后随访:
第一次月经复潮,LMP:00-9-1,NRS:6分。月经第14天,给予地屈孕酮10mg,bid,1天。未妊娠。
第二次月经复潮,LMP:00-10-3,NRS:7分。月经第1天监测排卵,有排卵,月经第14天给予地屈孕酮10mg,bid,1天。未妊娠。
第三次月经复潮,LMP:00-10-9,NRS:0分,月经第14天给予地屈孕酮10mg,bid,1天。妊娠。
00-1-04复诊:停经35天,血HCG.84mIU/mL。P9.50nmol/L。
00-1-18复诊:停经49天,超声:孕7周,宫内妊娠。
小结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不孕症常见且隐匿性病因,目前尚无无创性的诊断方法,临床上需要通过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以期达到术后自然妊娠的目的。但由于手术治疗不能解决内异症患者不孕的内分泌因素及免疫因素,且术后易复发。因此,术后妊娠管理仍是患者获得妊娠的重要环节。内异症为激素依赖性疾病,目前临床上预防复发的方法均为卵巢抑制性药物,用药期间无法自然妊娠。地屈孕酮是目前唯一既可抑制内异症病灶,又不影响排卵的孕激素,同时改善黄体功能,提高术后自然妊娠率。该患者术后后半周期给予地屈孕酮,术后用药3个月获得妊娠,为内异症性不孕手术治疗联合地屈孕酮术后管理的经典案例。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中华妇产科杂志..50(3):-.
.M.R.Orazov,V.Е.Radzinskiy,M.B.Khamoshina,etal.Endometriosis-associatedinfertility:options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