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不同命一个因癌症留下终身遗憾,一
2021-8-1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什么是?每一个不屈的生命,都是英雄。记录个与重大疾病抗争的真实故事,本文是第个。
“那病是睡着的魔鬼,大声叫醒,它就暴跳如雷。”这是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小说《拯救乳房》中对乳腺癌的描述。
是保住性命,割舍宝贵的器官?还是保留完整躯体,看着病魔一点点吞噬生命?这是绝大多数的中国女性乳腺癌患者必须面对的两难抉择。但你知道吗?这道选择题还有第三种答案。来源:摄图网年3月24日·北京
张琳·34岁
“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一天之内两台手术,让我彻底失去了做一个完整女人的希望。”张琳说。刚刚在两年前做了妈妈的张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右乳中出现的硬块怎么就成了乳腺癌?当看到诊断书指向恶性肿瘤时,这个受过高等教育医院走廊里嚎啕大哭。01
我会切掉乳房吗?我会死吗?
张琳说,患癌后,才懂得什么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很快,她被送上了手术台,上午“肿块切除术”;中午术中冰冻切片分析,浸润性乳腺癌;下午,右乳被整个切除,只保留了乳头部分,里边装了个扩张器,以备日后进行乳房重建。然而,厄运还并未就此结束。02
其实,她本有机会保住乳房
匆忙进行的两台手术,却还是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张琳留下来的乳头出现坏死,根本无法用于乳房重建,不仅扩张器等于白装,张琳还需要另一台手术取出扩张器。“我已经错过了保乳,不能再错过提高保命的机会。”张琳在丈夫的支持下,远赴美国治疗。在这里,张琳得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她的病属于早期,而美国早期乳腺癌的保乳率非常高,乳房切除和乳房重建可以在一台手术中完成,如果在发病后立刻来就诊,她有机会保住乳房。来源:摄图网尽管通过后期放化疗张琳渐渐康复,但她却只能无奈地接受那个真实的自己。“我多么希望时光逆转,能够让我重新再做一次选择。”张琳再次泪目。年4月10日·波士顿
李洁·32岁
“在得知可能患乳腺癌后,我立刻就决定到美国治病”。早年有过留学经历的李洁知道美国是全球医疗的高地。一个月前,李洁在体检时发现乳腺彩超提示异常,她的左乳中出现了一个可触碰到的肿块,当国内医生建议她进行活检,以确定这个肿块是否是恶性时,李洁断然决定,不管结果如何,她都要尽快到美国治疗。
“我的姨妈也是乳腺癌,我算是高危人群了。我相信美国有更好的医疗技术,毕竟我还这么年轻。”
理性、客观、冷静,是这个年轻的北方姑娘给人的深刻印象。
早在七八十年代,乳腺癌手术就进入了保乳时代,而在年,源自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显示,欧美保乳率达到60%—70%,在我国则不到10%。
来源:腾讯健康不仅如此,美国国家癌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