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奇葩融入贵州文化产业
2016-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民族艺术奇葩融入贵州文化产业
挟着山野的清风,1台“多彩贵州风”拉开了以荟萃五洲艺术精华、搭建国际友谊桥梁为主旨的第六届“相约北京”联欢活白癜风治疗时间动的序幕。这台弥漫浓郁民族风情的大型歌舞演出向众人展现了贵州的美丽,同时也记载着贵州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走出的一条新路。
贵州多山、多水、多民族,世居民族就有18个,民俗风情、艺术情势千姿百态。如何有效保护、公道开发这些原生态民间艺术?发掘文化资源,培养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成为贵州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一条坚定原则。“多彩贵州风”聚集全省民族民间优秀艺术情势,其中有被白癜风产生的原因欧洲人誉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反排木鼓舞,有被赞为“天籁之音”的无伴奏多声部合唱的侗族大歌,有“戏剧活化石”屯堡地戏,有流传了1000多年的布依族八音坐唱,这些藏在深山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艺术通过舞台传到了山外。
打破体制束缚,整合资源,培养地区演艺文化品牌,进而开辟演艺文化市场,是贵州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亮点。为推出“多彩贵州风”,贵州社、省电台、省电视台、省歌舞团和省外一家民营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演员来自多年没有一场商业演出的几个省级专业剧团。去年10月公司组建至今,商业演出已近300场,收入近1000万元。以舞台版为基础,该节目还演变出巡演版和广场版,目前已与多家国内外演出公司和剧院签订了演出合同,11月行将赴海外演出。公司还采取BOT方式(建设―运营―移交)投资5000万元,改造贵阳北京路影剧院,作为长时间演出场地,并成为文化部肯定的文化产业基地。目前,境外投资商已与贵州省政府达成协议,投资11亿元,在省黔剧团、省杂技团、河滨剧院地址上修建集贵州民间艺术展演、民族风情体验、民族服饰工艺品制作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贵州民族文化广场。
“对民间文化的保护不能以脱离现代文明为代价,而应当融入到现代经济当中。”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说。贵州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性发展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通过恰当布局,目前全省已有千余个民族村寨展开了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乡村游活动,构成了歌舞表演、农业劳作、民族节庆、民俗寻踪、民族工艺制作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去年,全省接待乡村游客近110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