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艺术与大众文化活动

2016-4-20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民族民间艺术与大众文化活动

浙江省举行5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的思索

新世纪以来,浙江省文化厅会同省大众艺术馆具体策划举行了5届广场文化艺术节,2000年在杭州举行首届浙江省广场民间龙灯舞蹈大赛,2001年的灯彩舞蹈大赛,2002年的鼓乐舞蹈大赛,2003年的器乐大赛,2004年第五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是在前4届基础上,抽调了其中的一些精品,成功地完成了《风从东海来》的献演任务,集中地体现了浙江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浙江省广场文化艺术节已成为比较有影响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它的连续成功举行对繁华该省的大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思索5届广场文化艺术节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对我们进一步搞好广场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大有裨益。思索之一:从历史角度审视,民族民间艺术与群众文化之间早已构成相当密切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文明古国,民族民间艺术千百年前已在集镇白癜风应该如何治疗和村落生根发芽。拿浙江的节俗文化来讲,每逢新春佳节,许多社区、集镇的民间文艺团体(队)都十分自觉地以本地区最有特点的民间文化艺术情势来参与大众文化活动。如被国务院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浙江奉化布龙、东阳木雕、浦江剪纸等特点文化艺术,这些民间艺术团队之所以能在艺术上到达光辉境地,是他们长期以来在广场中磨炼的结果,而这些优秀民间艺术又作为活跃在大众文化活动中的主力军,通过传统节目活动(广场艺术活动)以示新年大吉大利、百业兴旺等美好祝贺,极大地活跃了当地大众精神文化生活。思索之2:从现实角度看,民族民间文化与广场文化之间仍然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而且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近年来,一个空前范围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在各地文化(群艺)馆、站的精心发掘、整理和组织扶植之下,正以崭新的面貌、方兴未艾的态势在大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展现各自独特的艺术风采。由于群众文化气势浩大,参与面广,近年来,江南、沿海一带的社区、集镇所举行的各类庆典、记念节日等大型活动,都离不开广场这块广阔的文化天地。据不完全统计,以民族民间文化为内容的样式占各类活动项目总数的9白癜风怎样治疗0%以上,而这些项目常常也最能吸引广大大众,最能为大众所接受。使人欣喜的是,群众文化伴随着新世纪的春风,开始突破了“学学画画,踏踏跳跳”的模式,出现了既有文娱审美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又侧重于增进当地经济建设,特别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情势,使其在全省各地出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态势。思索之3:群众文化的根脉在于民间艺术。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种以民间艺术活动唱主角的艺术节此起彼伏,像广东民间艺术大赛、浙江东阳农民艺术节、浙江广场文化节等。乃至一些濒于失传的古老民间艺术,经过从内容到情势的屡次加工提高,除其糟粕,聚其精华,并赋予新时期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段,到达质的奔腾。如在浙江省5届广场文化艺术节中出现出来的永康《十八胡蝶》、《舟山锣鼓》、安吉《竹乐》等都已作为该省民间艺术的优秀节目,从乡村走向都市,从国内走向世界。民间艺术的宣传教育功能不言而喻,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使民族精神于不知不觉中扎根人心。思索之4:大众文化活动的灵魂在于创新。在浙江省广场文化艺术节中许多后来成为大众文艺精品的,无不体现了创新这1原则。在2000年首届广场文化艺术节上亮相的长兴百叶龙,虽然50年代舞进中南海,80年代二度进京,参加全国部份省市农民业余艺术调演,荣获一等奖,但在首届艺术节上却失去了当年的风采。当地文化部门发现了问题,及时抽调专业人员和民间艺人,对这1传统节目进行发掘改编,使民间舞蹈《百叶龙》以丰富的江南文化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夺得第十届群星奖金奖。这1成功事例足以说明广场民间舞蹈要创新的重要性。《路桥莲灯》通过对荷花绰约多姿的描述,表现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神韵及高洁典雅的形象,用舞蹈静动比较、疏密画面的造型、活动荷花于水中荡漾的意境引人入胜,赋予《路桥莲灯》新的生命。《造趺莲灯》则把传统民间舞蹈《造趺》与《九莲灯》奇妙地融会于一体,舞蹈节奏明快流畅,极富时代感。其他如《滚灯》、《叶球灯》等舞蹈作品,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程度不同的创新和突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weichiyen.com/szcs/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